
编者按: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,汨罗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。即日起,汨罗融媒体推出“党的二十大精神汨罗实践”系列报道,全方位展示汨罗在产业发展、乡村振兴、教育改革三件大事中,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做法,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汨罗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汨罗融媒体讯(记者 刘胜丹 胡清 姚望)稻浪金黄,颗粒饱满。日前,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晚稻迎来收割期,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开展机收作业,确保颗粒归仓,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。
在高丰村南冲吴的600余亩稻田里,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稻秆,4台收割机正在田野间来回穿梭,一茬茬水稻被不断"收入囊中"。
种粮大户吴安保告诉记者,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稻田的基本条件,特别是水利条件都得到了改善,在今年的极端天气下,高丰村晚稻亩产依然达到900斤。
高丰村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山村,以前都是零碎小田,农业效益一直不高。2020年,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示范项目在高丰村朝北冲组实施。改造后的300亩示范田当季晚稻就获得了丰收,这也让高丰村确定了把粮食生产作为主导产业,按照"农户自愿、村级组织、规范合同、合作社运行"的思路,小田改大田,再将整村农田进行流转。
今年3月,高丰村完成了全村3593亩农田的高标准改造,将支离破碎的小块农田连为一体,并采取土壤改良的方式培肥地力。改造后的农田平展宽阔,大型机械得以施展。在今年早稻增产22.5万公斤的基础上,晚稻预计可增产15万公斤。
"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。今年高丰村早、晚稻都获得了丰收,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与品质,做出品牌,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,以求达到更高质量的丰收。"高丰村党总支书记谭振端谈到高丰村的发展信心满怀。
目前,汨罗已经全面推开耕地整村流转模式,通过推进土地有效流转和发展粮食生产相结合,预计年底汨罗全市土地流转率将达到70%,并全部用于发展粮食生产,保障粮食安全。
一审:张 咪
二审:胥 扬
三审:张 为
责编:胥扬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鉴往知来,跟着总书记学历史|三个维度,重温总书记讲述的抗战岁月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一卷、第二卷出版发行
和总书记面对面 | 青山常在路更长
学习新语·抗战|铁军忠魂 永不褪色
学习手记 |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——读懂“两山”理念的实践导向
看见美丽中国丨三江源20年蜕变:千湖归来 “中华水塔”焕新生
学而时习之|焦裕禄精神是一盏明灯
下载APP
分享到